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平顶山市)第二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网上公示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平顶山市)第二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征求意见稿已编制完成。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有关规定,将本项目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平顶山市)第二批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建设地点: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省平顶山市境内沿线,建设地点涉及叶县、鲁山县和郏县3个县。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概况:本工程是以保护河南省平顶山市南水北调总干渠及总干渠附近城市、村庄及耕地在内的防洪除涝工程。工程涉及叶县、鲁山县和郏县3个县。
本工程24处建设内容主要分为2类,分别为河渠交叉建筑物上下游河道1条,排水工程23处。其中叶县河渠交叉1处,排水工程13处,鲁山县排水工程8处,郏县排水工程2处。
治理河(沟)道23处,治理长度共8704.5m,其中梯形沟道6427.66m,矩形沟道1075m,重力式挡墙+梯形沟道587m、重力式挡墙568.84m、矩形渡槽长46m;新建桥梁桥涵18座,涵洞8座、沉沙坑2座。
河渠交叉1条,治理长度305.3m,为梯形沟道。
二、项目建设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废气:对场地进行简单硬化处理,并保持地面整洁,施工建设过程中采用洒水措施。使用符合排放要求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清淤避免夏季施工,施工过程中定期喷洒除臭剂,干化的泥沙及时清理,不在临时场内长时间堆放。临时土方堆放用密目网遮盖、运输粉状物料车辆加盖篷布。
废水:施工期施工现场修建临时沉淀池及隔油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的洒水降尘,不外排。
噪声:施工现场四周采用隔声防护措施,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远离敏感点位置,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现场不安装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减速、减少鸣笛,加强施工期监理,定期维护和保养。
固废:河道及两侧清理的垃圾运至附近的垃圾中转垃圾站,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严禁向河道及附近其他水体倾倒固体废物。河道疏浚产生的淤泥经沥干和除臭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河道两岸低洼地带和周边坑塘填充,淤泥不外弃。定期清运至临时堆土场干化后全部用于河道两岸护堤回填。施工人员现场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至附近垃圾中转站,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施工完毕后对临时占地范围进行土地复垦工作。本环评要求本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本项目水土流失方案要求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控制占地面积,严格管控施工范围,围堰施工禁止在汛期;严禁在施工期间向水体及附近其他水体倾倒废渣、施工废水、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对裸露地表及时苫盖。
三、结论
建设单位须严格遵守“三同时”规定,落实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和建议,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不受本项目建设的影响。从环保角度而言,项目建设可行。
四、环评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期限
公示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ox94tywjr9viwqpgf2td1q?pwd=ky1m
提取码: ky1m。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项目周围单位、专家、群众等对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1)目前项目周边环境状况?主要环境问题?
(2)项目建设对环境将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从环境角度,是否赞同本项目建设?
(4)对本项目环保工作有何建议?
(5)其它建议?
六、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http://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1/201810/t20181024_665329.html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公众咨询可采用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提出意见,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为自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
八、咨询方式
(1)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70号院
联系人:郭先生
联系电话:13525358595
(2) 评价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武汉艾信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流芳大道52号凤凰产业园b地块b2栋4层01厂房室
联系人:刘先生
电话:13163361556
邮箱:824280950@qq.com
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
2025年10月11日